
物聯網網絡攝像頭被黑客突破引發物聯網用戶隱私安全討論
物聯網的出現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智能化,給人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便利。但每個硬幣都有兩面,便利的另一面也同樣存在著挑戰。網絡攝像頭被黑客入侵所帶來的隱私風險即是其中典型案例。在互聯網時代也有偷拍,但實際上為害有限,因為它需要特定的執行者、特定的硬件、特定的時間還有特定的銷售傳播渠道,但在物聯網時代,黑客一旦突破安全防線,就可以侵入到數不清的家庭和場所中,人們的隱私將無所遁形。
物聯網(IoT)將一切都連接到互聯網,是數字化轉型時代最熱門的技術之一,是智能家居、自動駕駛汽車、智能電表和智能城市背后的核心技術。在過去幾年中,物聯網設備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。雖然物聯網設備可以在設備之間實現有效通信,自動化,節省時間和成本,但仍然存在用戶隱私安全問題。因為一些特殊事件的發生,讓人對物聯網設備難以信任。一些智能電視和自動取款機遭到黑客攻擊,這不僅讓消費者也讓企業對于產品的信任產生了動搖。

作為物聯網新生事物,網絡攝像頭被消費者安裝在家庭的各個角落,用來進行安全監控,但由于自身缺乏安全意識,很多人卻成了被黑客和陌生人監控的對象。物聯網的一大特點就是接入海量設備,但如果物聯網設備的網絡安全管理跟不上的話,則會帶來海量風險。事實上,家庭物聯網中不少設備都是在安全性較弱的環境下運行,比如電燈開關、電源插座、洗衣機等,但黑客卻有可能通過這些薄弱環節闖入進來,最終監聽家庭所有互聯網設備的使用情況,包括網絡攝像頭。事實上,之所以有大量不法分子參與到網絡攝像頭黑產中,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一行當門檻并不高,不論是掃描還是破解,技術難度都很低,甚至不需要懂專業的編程語言。但問題是被侵犯者的防范意識更低,給不法分子留下大量可乘之機。另外質量不合格的物聯網產品,以及廠商為了用戶更容易上手而有意無意的放松安全管控,也放大了物聯網設備的安全風險。
由于物聯網設備的用戶越來越多,這些設備的制造商正專注于增產而沒有對安全性給予足夠的重視。這些設備中的大多數都沒有獲得足夠的更新,而其中一些設備從未獲得過一次更新。這意味著這些產品在購買時是安全的,但在黑客發現一些錯誤或安全問題時,就會容易受到攻擊。如果不能定期發布硬件和軟件的更新,設備仍然容易受到攻擊。對于連接到Internet 的任何產品,定期更新都是必備的,沒有更新可能會導致客戶和公司的數據泄露。許多物聯網公司在銷售設備的同時,向消費者提供默認憑證,比如管理員用戶名。黑客只需要用戶名和密碼就可以攻擊設備,當他們知道用戶名時,他們會進行暴力攻擊來入侵設備。
當系統被黑客入侵時,聯網的攝像頭可以從家中或辦公室獲取私密信息。攻擊者將加密網絡攝像頭系統,不允許消費者訪問任何信息。由于系統包含個人數據,他們會要求消費者支付大筆金額來恢復他們的數據。安全性的挑戰是對連接設備安全性的長期挑戰。在這個相互關聯的世界中,數據保護變得非常困難,因為它在幾秒鐘內就可以在多個設備之間傳輸。這一刻,它存儲在移動設備中,下一分鐘存儲在網絡上,然后存儲在云端。所有這些數據都是通過互聯網傳輸的,這可能導致數據泄露。并非所有傳輸或接收數據的設備都是安全的,一旦數據泄露,黑客就可以將其出售給其他侵犯數據隱私和安全權利的公司。此外即使數據沒有從消費者方面泄露,服務提供商也可能不遵守法規和法律,這也可能導致安全事故。
物聯網時代的一大特點就是所有數據都可以被上傳到云端,可以被遠程訪問,這使得傳統意義上的“偷拍”其危害性大增。相形之下現有法律法規對偷拍者的處罰力度就顯得非常輕微了,比如根據《治安管理處罰法》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,偷窺、偷拍、竊聽、散布他人隱私的,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;情節較重的,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。這樣力度的處罰,實際上很難對黑產參與者起到足夠的震懾作用,顯然,要防止隱私問題在物聯網時代大爆發,相應立法工作也要跟上。
【全文完】關鍵詞標簽: 物聯網
0 ([$-頂稿人數-$])
0 ([$-踩稿人數-$])
版權聲明:
1、弈聰軟件網站內容中凡注明“來源:XXX(非陜西弈聰網站)”的作品,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其中涉及的網站建設,網站優化,APP開發,微信小程序開發,大數據平臺開發,區塊鏈技術開發等軟件開發技術細節并不代表本站贊同支持其觀點,并不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對于署名“陜西弈聰”的作品系本站版權所有,任何人轉載請署名來源,否則陜西弈聰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本站內容中未聲明為“原創”的內容可能源自其它網站,但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其觀點,對此帶來的法律糾紛及其它責任與我方無關。如果此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聯系我方進行刪除。
